璟云里(璟云里售楼处)首页网站-璟云里售楼处欢迎您|楼盘详情-楼盘测评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中美关税大战,看不见硝烟,但每天都在见证历史。短短几日,一场由美国发起的史无前例的关税大战搅动全球。
4月10日,美国再次加征关税104%至125%(包括额外关税20%,现基础税率145%),中国再次强硬反制,对美国关税提高到125%,中美博弈似乎进入了巅峰决战。
看似关税摩擦的对峙,本质上是全球最大消费国与最大制造国之间的激烈博弈,中国41万亿内需市场与全产业链优势,正是抵御冲击的关键防线和底气。
在这场席卷全球资本市场的“血雨腥风”中,作为普通人都会关注的对象——房地产,又会在这场对决中何去何从?
NO. 1
中国硬刚关税的三大底牌
在回答上述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厘清自己手里的底牌。面对美国的全球性加税,加拿大反向加税只针对汽车,欧盟加税的范围仅210亿欧元后又喊暂停,作为第一个全面反制美国加税的国家,中国直接正面硬刚,反向新加税至125%,这背后是2018年贸易战后默默成长了7年练就的底牌:
第一张底牌:14亿人口的“超级大胃王”内需市场
咱老百姓的消费能力,现在成了国家最硬气的底牌。看几个数据:
今年全国人买东西的钱袋子加起来得有41万亿,这数字啥概念?差不多等于美国人和欧洲人加一起的消费力!
目前,中国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约为40%,相比欧美50-70%还有很大的激活空间,中国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未来中国经济的油门主要靠自己人踩了。
最提气的是,今年国产高端货(比如华为手机、大疆无人机)终于把进口货挤下神坛,52%的市场份额说明年轻人不再迷信外国牌子。
别光看北上广,现在县城大妈们的消费力才是隐藏BOSS,全国新增的消费里有小四成都是县域市场贡献的。
第二张底牌:从“螺丝钉”到“火箭”的全产业链
不可否认,原本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的产业一定会受到很大的冲击,但有危就有机,内需消费和国产品牌会加速崛起。
中国制造现在是个别人想掐脖子都找不到下手地方的“钢铁巨兽”:
全球每造3块钱的工业品,就有1块是中国贡献的,比美日德加起来还猛。
稀土加工这种卡脖子技术中国捏着全球87%的命脉,光伏板十片里有七片中国造,电动车电池更是包揽全球七成产能。 也就是说,现在玩的是产业链“全家桶”,从挖矿到造芯片,从拧螺丝到搞AI,全套技术都攥在自己手里。
这两年光5G这些高科技领域,就织了张覆盖54个技术方向的专利网。
第三招:政策工具箱里的“花式操作”
国家手里还揣着几手调控的绝活:
前几年,房地产这头“灰犀牛”算是驯服了,前50大房企八成多都完成债务重组,暴雷风险基本排除。现在还开始搞起保障房和商品房双轨制,明年光保障房就要砸1.2万亿,相当于给楼市装了减震器。
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政策后手:存款准备金率还能再降2%,地方专项债额度比发达国家低两成多,真要发力随时能掏新工具。 现在85%的城市都有了首付动态调节机制,房价涨跌都有预警系统盯着,比2018年那会儿稳多了。
另外,新一轮基础设施的加速,从今年年初几次重要的大会上可以发现,高层已经意识到,提振消费的核心是提升老百姓的收入,现在大量的运河、水电站、新城镇、电桩等,以工代赈的大型新基建项目已经在落地,会带来新一波就业机会。
说白了,中国现在打贸易战就像开了三倍速练级:外循环受阻就猛点内功,技术封锁反而逼出国产替代,政策储备足够见招拆招。这七年憋的大招,还真不是加关税就能破防的。
NO. 2
房地产是关税冲击下的“非对称防御”
现在回到我们关心的问题,关税大战究竟会对房地产有多大影响?
先说利空。利空主要还是关税大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关系到就业和国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预期影响消费力,消费力不足直接影响房地产销售,所以居民收入增长很关键,这也是为什么中央要那么大阵仗下场护盘的原因,越是在这种时候,就越要保住国人的财富。
再说利好。前面提到,中国之所以硬刚美国霸权加税,原因之一是有足够的内需市场。中国经济发展三驾马车,出口、消费与投资,现在出口被堵住了,因关税大战而损失的部分需要其它方面来补,前些年一直频繁提出的“内循环”就是未雨绸缪。
内循环说白了就是“自产自销”,但中国消费占GDP比重只有39.2%,远远低于欧美,消费市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未来中国必然将加大拉动内需提振消费,房子,作为普通人最大宗的资产标的、政府的关键收入,2024年房地产全链条贡献GDP 23.7%,拉动钢铁、家电等56个上下游产业,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达37.2%,由此可见,房地产必然是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
当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刚需看二手,改善看新房,每个群体根据承价能力都能有对应的选择。
目前全国二手房尤其是成都二手房成交量大涨,传递了足够强劲的楼市信心,但房地产拉动内需的关键还是在新房市场,地价稳步上涨,新房必须以质取胜获得高收入群体的青睐。
住建部倡导“好房子”,建筑新规提升板率,开发商疯抢核心好地,都是为了给市场提供更优质的房产消费品。
如果要用房地产拉动消费,现在的关键在于要让楼市成交量涨起来,可以乐观预期接下来还会有一系列利好政策刺激楼市成交量。
所以文轩财经认为,接下来的楼市走向关键要看明白这几点:
△国家铁了心要保楼市,毕竟老百姓约70%的财富都在房子里,真要崩了那就是全民财富缩水;
△普通人买房要更挑地段,跟着地铁规划、学校医院走,郊区盘的风险越来越大,楼市两极分化会越来越大;
△核心地段的房子已经不只是住的地方,已经成为了变成抗通胀的“硬通货”资产,就像10年前的茅台。
NO. 3
城市核心资产建立
与高净值人群避险安全边界
中美关税战的升级像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全球经济头顶,高净值人群的焦虑在暗流中涌动。
当传统避险资产遭遇信任危机,中国顶豪市场却上演着魔幻现实——成都华发统建锦宸院首开15亿售罄,二批次开盘再续热销传奇,显然优质资产已经成为了硬通货。这背后,是一场关于国家经济韧性、技术突围与审美觉醒的深层叙事。
黄金三角+驸马半岛头排:财富的终极占位法则
在成都这座新一线城市的进化图谱中,真正的顶豪从来不只是钢筋水泥的堆砌。
华发统建锦宸院是紧邻梅香湖+万亩绿地的低密大盘。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掠过梅香湖的粼粼波光,白鹭湾湿地的候鸟掠过天际线,住在这里的人已开始享受主城罕见的低密生态红利。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