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首页—上实·望海售楼处电话(上海上实·望海)首页网站-上实·望海-楼盘详情-户型配套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交通方面,项目直线距离约1.3公里,就是已开通的16号线滴水湖站,项目直线距离约700米。
两港快线临港开放区站直线约400米,项目未来6站直达张江!
上海东站含14座站台、30条轨道,再加上浦东国际机场,未来这座浦东枢纽的规模将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的重量级枢纽。
再加上“三纵五横”,将形成海陆空,高铁,地铁立体式交通,这是上海又一个对外连接的超级聚合点。
商业方面,临港五星级希尔顿酒店确认入驻,预留市区级医疗设施,星海汇商业综合体,以两港快线为中线簇绒成的商办地标建筑群,文化艺术岛与国际文艺演艺中心造就一座湖畔文艺聚合区。
教育方面,105片区的步伐相当大。临港引入了冰厂田幼儿园、明珠小学、建平中学、上海中学东校等名校的入驻,在临港自贸区形成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再到大学的 “全龄化、一站式”教育资源。
2产品
作为海上国匠的代表,上实集团旗下最具发展前景的房地产业务整合平台之一,上实城开,深耕上海26载,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连年中国房地产百强荣誉获得者。
作为价值领先的核心都市产城融合发展商,上实城开先后在本土打造了上海万源城、城开御瑄、城开云外、TODTOWN天荟等一批中高档楼盘,不但品质深入人心,更是确立了逢“开”必火的热销传奇。
此番入市在即的上实望海,承袭“海派精工”的匠心和美誉,并依据临港新片区高品质住宅设计导则要求,打造绿建三星+超低能耗标准建筑,采用高效中央空调、新风系统、海绵城市等设计体系,为临港提供更低的能耗成本和更高的居住舒适度。
项目东西两侧分别紧邻城市口袋公园与城市湿地公园,自成板块内独有的双公园国际住区。
项目立面材质采用Low-E两腔三玻+复合铝板+金属涂料;轻奢灰色系现代风格,完美融合国际住区风格。
项目未来还自带丰盈商业街区,一般生活所需,业主下楼到家门口就能便利获得。
社区采用人车分流设计,在景观规划上,上实望海采用“一界一环五园十八境”景观法则,侧写九大生活场景。
连续多年,荣膺上海物业服务百强榜TOP5的上实服务,也将以金牌物业之姿,参与到项目未来交付的社区管理中。作为享誉沪上的全业态物业公司,上实服务也是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音乐厅、临港航海博物馆等城市封面的物管供应商。用更懂上海的方式,演绎海上的风采,正是上实望海为市场传递出的核心理念。
「上海望海」
户型图
「上实望海」
效果图
「上实望海」
一房一价表
——上实望海——
上实望海售楼处电话:400-8874-108✔【官方预约】
上实望海营销中心电话:400-8874-108✔✔【官方认证】
上海上实望海官方售楼处电话:400-8874-108 VIPLINE✔✔✔【官方发布】
如有问题可来电咨询,线上售楼中心,预约销售专员,一对一为您服务!
想了解上实望海更多信息?拨打售楼处营销中心热线:400-8874-108 (中介勿扰)【24小时热线】
楼盘项目全面介绍,本电话为开发商提供线上预约售楼电话,楼盘项目全面介绍(包含楼盘简介,均价,房价,现房,期房,别墅,叠墅,大平层,价格,楼盘地址,户型图,交通规划,备案价,备案名,项目配套,样板间,开盘时间,认筹时间,楼盘详情,售楼处电话,最新消息,最新详情,周边配套,一房一价,最新进展等详情咨询)楼盘详情丨价格丨更多优惠丨机不可失丨欢迎致电丨诚邀品鉴!售楼处位置丨特价房丨工抵房丨剩余房源丨户型图丨最新消息丨免责声明:将文章内容综合来源于网络、只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如有问题欢迎来电咨询,专业一对一热情服务,让您用专业眼光去买房.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楼盘详情,欢迎提前预约拨打
房地产再迎重磅利好。
5月7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会上,央行宣布推出包括降准降息在内的三大类十项举措,金融监管局将推出八项增量政策,包括完善房地产系列融资制度等。
针对房地产市场,央行和金融监管总局推出几大增量金融政策,加力巩固房地产止跌回稳势头。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降准0.5个百分点,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2、降低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
3、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上的首套房利率将由现行的2.85%降至2.6%
4、持续扩围“白名单”融资协调机制,将加快完善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
政策通过“降成本+扩需求+稳预期”三管齐下,将直接降低购房成本,提振市场交易活跃度,缓解房企流动性压力。
央行推出三大类共十项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一是数量型政策,通过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加大中长期流动性供给。二是价格型政策,下调政策利率,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调降公积金贷款利率。三是结构型政策,完善现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并创设新的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普惠金融等领域。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整体存款准备金率的平均水平将从6.6%降至6.2%,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增强银行体系对购房者和开发企业的贷款能力,这将缓解房企开发贷及供应链融资压力,尤其是民营房企的信用风险溢价有望收窄。
实际上,这次的降准降息早已有迹可循。
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
紧接着,4月25日政治局会议提出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此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适时降准降息”曾在2024年12月11日-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便已提及。
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18年以来金融机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情况来看,2018年以来至今,人民银行已19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共提供长期资金约15.4万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在降利率方面对改善房地产行业预期有重要的作用。
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即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目前的1.5%调降至1.4%,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随之下行0.1个百分点。
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包括:各类专项结构性工具利率、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均从目前的1.75%降至1.5%,其中就包括5000亿元的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助力行业加快库存去化,降低空置水平改善市场预期。同时,抵押补充贷款(PSL)利率从目前的2.25%降至2%。两项降息预计每年可节约银行资金成本150-200亿元。能够为政策性银行提供低成本资金,推动银行加力支持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通过棚改专项债、保障房建设等渠道优化增量土地供应,加大“好房子”供给满足改善购房需求释放,支持房地产开发投资回升继而稳定经济增长。
另外,资本市场工具优化释放稳定信号,房企股权融资渠道有望修复,缓解债务展期压力;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推动“地产+产业”融合将支持养老社区、康养地产等新型业态发展,消费场景的扩展(如文旅、健康)将带动商业地产需求,尤其是低能级城市购物中心、度假公寓的租赁与销售预期改善。
购房者将迎来直接利好。
在发布会上,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其中,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其他期限的利率同步调整。
新发放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将执行新的利率,而此前已发放的住房公积金贷款,贷款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利率将在2026年1月1日起下调,目前上海、杭州等城市均已发布相关通知。
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能省多少?
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预计每年将节省购房者公积金贷款利息支出超过200亿元。
具体到购房者来看,以100万元30年期贷款等额本息还款为例,月供可减少约130元,累计利息节省约5万元,可以提升刚需购房者支付能力。
自1999年住房公积金制度完善以来,公积金利率曾在2007年达到历史峰值,彼时5年期以上利率为5.22%,而2015年之前基本维持在4%以上,自2011年7月以来公积金利率开始逐步下调。
2024年5月17日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上利率首次降至“2时代”,一年后的5月7日,公积金贷款利率再次下调0.25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上利率降至2.6%,并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政策利率下调0.1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与商业房贷利率息息相关的LPR或将在下一个定价日由当前的3.6%降至3.5%,无论首套还是二套商贷利率都将下调0.1个百分点,节约利息支出降低月供负担。有利于支持居民家庭刚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介绍,稳楼市方面,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支持打赢保交房攻坚战。目前,商业银行审批通过的“白名单”贷款增至6.7万亿元,支持了1600多万套住宅的建设和交付,有力保障了广大购房人的合法权益,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供了重要支撑。
房地产市场的积极变化在信贷数据上也有所体现。今年一季度,房地产贷款余额增加7500多亿元,其中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创2022年以来单季最大增幅。
近期,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出八项增量政策,其中第一条就是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包括房地产开发、个人住房、城市更新等贷款管理办法。
同时,指导金融机构继续保持房地产融资稳定,有效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强化对高品质住房的资金供给,助力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当前货币政策通过“降成本+扩需求+稳预期”三管齐下提振市场信心。短期内,LPR、公积金和结构性贷款利率下调,将直接降低购房成本,政策对首套房的支持效果更强,后续市场活跃度提升也将进一步缓解房企流动性压力。
目前,房地产市场仍以“稳量缓价”为主基调,市场的复苏将呈现“温和回暖、结构分化”特征,未来将通过系列消费支持政策与市场信心修复,推动房地产行业新发展模式转型。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