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泾绿中海(售楼处)首页网站-泗泾绿中海销售中心(营销中心)泗泾绿中海楼盘欢迎您-小区环境-户型-价格-地址-楼盘详情-周边配套-售楼处电话-交房时间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项目基础信息
项目名:泗泾绿中海
备案名:绿中海山水苑
产品类别:住宅
主力面积:建面约87-133㎡
开发商:上海大得同置业有限公司
层 高:3.1米
得房率:81%
总户数:共1249户
交付情况:买毛坯送装修(中央空调、地暖、高配厨房洗碗机、蒸烤一体机、净热一体机、智能马桶)
宝路集团:十年磨一剑
由于全球经济形势不乐观,今年以来不少高周转民企接连暴雷,“保交付”都成了一大难题,更别提交付品质了。
【泗泾绿中海】是由台湾宝路集团继徐泾、赵巷、昆山绿中海之后,“绿中海系”的又一全新中式力作。
宝路集团虽然于上海开发的楼盘不多,但每一个无论是从建筑风格来看,还是从社区品质而言都是有口皆碑。
与宝路集团这种精心雕琢“十年磨一剑的名匠”相较,当下诸多以“高周转”为主,罔顾建筑质量的房企,实在是拍马不及。
【泗泾绿中海】由9栋16-30层的新中式住宅组成,整体布局程“南低北高”的设计错落有序的分布,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每一栋楼的采光、通风以及视野。
外立面石材打造
一个300多万级项目在外立面的打造上用到了石材是很难得的,外立面辨识度非常高,这也是未来业主身份的象征。
实景示意图
每幢楼四个方向共 11 条从底部到顶的巴西进口石材飞龙在天,使建筑外立面更有立体感,高端大气,经久耐用。
实景示意图
社区内U型水系环绕
社区内每栋住宅的东、西、南三面皆以U型水系环绕,与住宅结合,寓意前有财水,后有靠山
基地整体抬高约2.2米
【泗泾绿中海】项目在建设初期,将整个地块抬高约2.2米,就连地下车库也抬高了约1米,在上海为小区进行这种做法的社区,无一不是仁恒、星河湾之列。
这种充满匠心的建筑设计,不仅可以有效防止台风暴雨的倒灌,还可以在社区内进行“堆坡造林”。
社区打造别具匠心
社区外部沿街绿化景观,有多重花坛组成,搭配大小灌木和香樟等多种数木。还配备中央景观层叠式瀑布、景观休闲步道、儿童娱乐设施等等;
除此以外,社区内还规划了双会所,内含健身娱乐设施还有室内恒温泳池,给业主提供更丰富的生活。
实景示意图
项目推售详情
据悉,项目此次将推87-133㎡2-3房,共计453套房源,精装交付,均价44149元/㎡,无需积分,直接认购!
项目自费精装交付
【泗泾绿中海】项目由于拿地时间相对较早,在出让要求中也并没有对该项目做出精装修方面的要求。
但是,开发商为了提升社区品质,提高业主的居住舒适度,为所有户型搭载了价值不菲的交付标准,包括中央空调、地暖等大件装修。
甚至就连最小约87㎡的户型中,都配备了知名品牌的浴缸,并且还是干湿分离的卫生间。
项目区位配套
【泗泾绿中海】傲踞大虹桥及G60科创走廊国家级战略配套的中心,距离国家会展中心仅约8km,距拉斐尔云廊仅约3公里,人才居住首选板。
教育资源方面:泗泾镇中心幼儿园、泗泾第二幼儿园、泗泾第五幼儿园、泗泾第三小学、泗泾第五小学、松江四中、泗泾实验学校、华师大第二附属小学(规划中)。(招生条件按当年教育局信息发布为准)
商业配套方面:项目自带1.2万方沿街商业、泗泾古镇商圈、山高科创谷(规划中)、毗邻三湘商业广场、大润发、保利悦活荟、万科天空之城、金地商业广场、七宝万科广场、拉斐尔云廊等成熟配套。
已关注
关注
重播 分享 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退出全屏
切换到竖屏全屏退出全屏沪上好房已关注
分享视频
,时长03:11
0/0
00:00/03:11
切换到横屏模式 继续播放进度条,百分之0
播放
00:00
/
03:11
03:11
全屏
倍速播放中
0.5倍 0.75倍 1.0倍 1.5倍 2.0倍 超清 流畅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继续观看
松江爆款!9站直达徐家汇!泗泾绿中海准现房360万起,81%得房率+双会所,限时送精装!附官方预约通道!
观看更多
转载
,
松江爆款!9站直达徐家汇!泗泾绿中海准现房360万起,81%得房率+双会所,限时送精装!附官方预约通道!
沪上好房已关注
分享点赞在看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评论
视频详情
医疗资源方面:泗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造中)、泗泾医院(二甲)、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 华山医院(西院)、上海医大医院、远大健康城、松江第一人民医院(三甲)、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交通配套方面:距离泗泾地铁站约2.3公里(交付有社区班车直达地铁站)、九亭地铁站仅约4公里,3站直达七宝商圈、6站迅达漕河泾,9站即达徐家汇;12号线西延伸段沪松公路站3公里(在建中)、坐享上海西部“黄金走廊”嘉闵高架及G60、G50等快速路。
生态配套方面:泗泾古镇、泗泾公园、泗泾滨江跑道、佘山旅游度假区、辰山植物园、九科绿洲公园。
项目一房一价表▼
——泗泾绿中海——
泗泾绿中海售楼处电话:400-8874-108✔【官方预约】
泗泾绿中海营销中心电话:400-8874-108✔✔【官方认证】
上海泗泾绿中海官方售楼处电话:400-8874-108 VIPLINE✔✔✔【官方发布】
如有问题可来电咨询,线上售楼中心,预约销售专员,一对一为您服务!
想了解泗泾绿中海更多信息?拨打售楼处营销中心热线:400-8874-108 全天24小时热线
楼盘项目全面介绍,本电话为开发商提供线上预约售楼电话,楼盘项目全面介绍(包含楼盘简介,均价,房价,现房,期房,别墅,叠墅,大平层,价格,楼盘地址,户型图,交通规划,备案价,备案名,项目配套,样板间,开盘时间,认筹时间,楼盘详情,售楼处电话,最新消息,最新详情,周边配套,一房一价,最新进展等详情咨询)楼盘详情丨价格丨更多优惠丨机不可失丨欢迎致电丨诚邀品鉴!售楼处位置丨特价房丨工抵房丨剩余房源丨户型图丨最新消息丨免责声明:将文章内容综合来源于网络、只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如有问题欢迎来电咨询,专业一对一热情服务,让您用专业眼光去买房.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楼盘详情,欢迎提前预约拨打
2025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测评成果正式发布,备受关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TOP500”等测评榜单揭晓。这项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测评工作,已连续开展17年,相关测评成果已成为全面评判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及行业地位的重要标准。
本次发布的《2025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TOP500测评研究报告》指出,2024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延续调整态势,中央层面在多次重要会议上对房地产行业作出部署,为发展指明方向。进入2025年,房地产市场出现“止跌回稳”积极信号,在政策支持显著加强的情况下,市场销售情况有望迎来改善。房企需要加强产品力打造能力,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强化自身优势,为市场复苏做好准备。
此外,大会还发布了中房优采测评的《2025房建供应链综合实力TOP500-首选供应商服务商品牌测评研究报告》,该报告已成为房建供应商、服务商对标发展,提升多元能力的指南,以及房建领域工程采购招投标及战略合作的重要参考之一。
排名:综合实力保利第一,国资房企提升较大
测评研究报告显示,2025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TOP500前三位由保利发展、中海、华润占据。其中,保利发展、中海分别保持第一、第二位,华润上升至第三位,招商蛇口、绿城、龙湖、越秀、万科、华发、新城分列第四至第十位。
2025年榜单变动率有所缩小,头部房企排名相对稳定。相较于2024年,TOP10、TOP50变动率均为10%,TOP100、TOP500变动率均为17%。排名提升的房企普遍经营稳健、产品力强、资金链稳定,国贸地产、华发、中交地产等国资背景房企排名提升幅度相对较大。
根据区域划分,华东地区占比42.0%,中部地区占比12.2%,东北地区占比2.6%,比重较上年有所上升;华北地区占比13.6%,西部地区占比7.0%,比重较上年有所下降,华南地区占比22.4%,与上年持平。华东、中部地区房企数量占比均较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华北房企数量占比较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降幅最大。
规模:缩表维持稳健经营,行业头部效应凸显
2024年,TOP500房地产开发企业总资产均值为768.02亿元,同比下降9.42%;净资产均值为185.36亿元,同比下降1.49%。2024年TOP500房企继续缩表,总资产、净资产规模继续下降,且同比降幅较上年有所扩大。
2024年房企继续缩表维持稳健经营,拿地投资态度更加谨慎和聚焦,积极去库存回笼资金。市场持续走弱,销售端未实现普遍性止跌回稳,房企持续亏损侵蚀净资产规模。企业层面,民营及混合所有制房企缩表态势明显,央企资产规模与上年基本持平,少数地方国资房企总资产规模有小幅增长。2024年房企投资表现更加谨慎,投资相对积极的头部国央企投资力度同比也有明显下降。
从本次测评结果来看,2024年TOP10、TOP50、TOP100、TOP200销售金额分别约占TOP500销售金额的39%、69%、81%、92%。相较于2023年的36%、67%、78%、90%,各梯度房企集中度均有所提升,其中TOP10房企集中度上升幅度较大,市场份额持续向头部房企集中。
风险: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房企偿债压力增加
2024年,房地产行业政策主基调宽松。特别是中央首次定调“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后,房企融资政策得到边际改善,但多数民营房企,尤其是出险房企,融资难的问题依然突出。
从长期偿债能力看,TOP500房企2024年资产负债率均值为60.72%,较上年下降3.12个百分点;净负债率均值为102.50%,较上年上升5.58个百分点,净负债率连续三年上涨。短期偿债能力方面,2024年TOP500房企流动比率均值为1.70,较上年下降0.04;速动比率均值为0.75,较上年下降0.01,二者较上年均有小幅下滑。有八成的房企速动比率小于1,可变现的流动资产无法覆盖流动债务,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测评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TOP50房企融资总额为4091.02亿元,较2023年下降17.97%。从融资结构来看,2024年TOP50房企境内债权融资总量为3678.76亿元,同比下降4.95%,融资量占比达到89.92%,较上年上升12.33个百分点。境外债权融资总量为157.23亿元,同比下降51.57%,境外债权融资占比为3.84%,较上年下降了2.67个百分点。2024年房企境外融资渠道仍处于冰封状态,仅有华润、越秀、保利置业等央国企完成了境外融资,境内债权融资仍为TOP50房企融资主要渠道。
盈利:营收同比降幅扩大,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2024年TOP500房地产开发企业营业收入均值95.08亿元,同比下降11.57%,降幅较上年有所扩大。营业成本均值80.93亿元,同比下降6.72%。净利润均值2.25亿元,同比下降29.46%,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均值60.71亿元,同比下降12.21%,行业整体销售持续回落,同时外部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房企持有现金规模持续萎缩。
2024年房地产市场信心不足,企业利润空间收窄,总资产规模持续负增长,TOP500房企总资产收益率继续下降。报告显示,2024年TOP500房地产开发企业总资产收益率均值为0.41%,较上年下降了0.15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均值为1.22%,较上年下降了1.27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均值为3.25%,较上年下降了0.81个百分点。
从净资产收益率构成来看,2024年房企总资产周转率下降,降杠杆工作持续进行,权益乘数有小幅下降,销售净利率下降,三个指标共同作用下,净资产收益率继续下滑。行业深度调整期,房企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整体成本费用利润率继续下滑。
发展:分化格局延续,民企拿地持续收缩
2024年TOP10房企中,仅有中海销售金额实现小幅正增长,其余9家房企全年销售金额同比下降。在市场持续下行期,企业间分化现象更加明显,民营房企同比降幅远高于央国企。2024年销售金额超过三千亿元的仅有中海、保利发展两家房企,数量较上年减少两家。当前市场对头部房企的投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核心城市优质地块出让带动下,头部房企拿地竞争激烈,房企维持销售规模存在较大压力。
在投资方面,2024年以来房企态度谨慎,拿地格局保持了前期“大型央国企占主导、城投房企托底、民营房企持续萎靡”的状态,分化现象持续。2024年TOP30房企新增拿地金额6502亿元,同比下降39.09%,拿地金额较上年大幅下降,有超过两成房企暂停拿地。房企在高昂的土地成本和市场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下,普遍采取保守策略,拿地更为谨慎,暂停拿地成为常态,以“安全经营”为主已成为房企的共识。大型央国企的投资规模保持领先,但拿地金额相较上年缩水幅度较大。民营房企中,尚存拿地能力的仅有少数规模化房企。
运营:存货周转速度提升,行业库存压力减轻
2024年TOP500房地产开发企业存货周转率均值为0.14,较上年上升0.01;流动资产周转率均值为0.14,较上年下降0.01;总资产周转率均值为0.08,较上年下降0.01。在保交付压力及降杠杆的迫切需求下,房企加快了周转速度,同时部分企业存货减值损失计提增加,存货规模缩水,TOP500房企存货周转率持续上升。市场信心低迷销售遇阻,TOP500房企营业收入下降,总资产周转率均值继续下滑。
从存货规模来看,2024年TOP500房企平均存货货值为394.82亿元,同比减少13.46%,平均存货规模连续三年呈现负增长趋势。2024年房地产市场低位运行,房企投资保持谨慎,TOP500房企中有超七成房企存货总量下滑。2025年,在盘活闲置土地、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等举措的推进下,有望促进行业施工规模继续下降,行业库存压力持续减轻。
趋势:宽松政策应出尽出,化债工作有望提速
测评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房地产政策宽松持续升级,从“防风险”到“去库存”“促需求”,房地产市场供需两侧支持性政策应出尽出,进一步推动市场止跌回稳,在政策利好下核心城市销售金额显现修复迹象。房企加快存货周转保持流动性,债务风险有所缓解,但资金链压力与库存高企仍为房地产行业趋势性恢复的主要障碍。
进入2025年,房地产市场出现“止跌回稳”的积极信号,核心城市改善项目供应放量,有望拉动市场热度回升。部分出险房企债务重组成功将有助于缓释行业风险,2025年在利好政策的支持与市场信心逐步回暖的双重驱动下,房企化债工作有望进一步提速,但房企真正走出流动性危机,还需要市场回暖的支持。
报告指出,行业信心缺失的背景下,品质交付成为房企破局的关键,企业需要关注市场需求的转变,在日趋加剧的行业竞争中强化发展优势,为后续市场的复苏做好准备。此外,“好房子”建设成为时代发展新趋势,产品主义成为企业竞争焦点,房企应该积极进行产品优化和升级,以适应行业发展趋势。
附一:2025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TOP500及专项测评成果
附二: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测评参选标准
本测评严格按照“科学、公正、客观、权威”的工作原则,参照《财富》《商业周刊》《福布斯》等国际知名排行榜评选标准,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TOP500的企业设立如下参评标准:
(1)在中国大陆地区依法设立并登记注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在中国大陆地区依法设立并登记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的专门经营中国大陆地区房地产业务的外商投资的子公司;
(2)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收入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50%;
(3)虽未达到第(2)项标准,但近两年房地产业务年平均销售额不少于1亿元或销售面积不少于5万平方米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4)对于近两年有经营异常、欠税、严重拖欠工程款、重大税收违法、工商行政处罚、失信、债务违约等违法违规行为者,将根据情况予以扣分甚至不被列入参选范围;
(5)对于提供虚假数据者,或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发生重大责任事故者,将取消参评资格。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