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外滩瑞府(营销中心)官方网站-华润外滩瑞府销售中心(售楼处)-华润外滩瑞府售楼处电话-电话地址-价格-户型-小区环境-楼盘详情-交房时间-周边配套

嘉峪关楼市发布 2025-11-13 17:19:46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外滩瑞府售楼处电话:400-9975-759

外滩瑞府售楼处电话:400-9975-759

外滩瑞府开发商电话☎:400-9975-759✔✔✔【预约☎】

「外滩瑞府」正在认购中 线上预约享团购优惠

外滩瑞府楼盘欢迎您

外滩瑞府营销中心热✅✅ 400-9975-759✅✅

本电话为开发商提供线上售楼电话

最新消息:华润置地上海首个瑞系高端项目「华润外滩瑞府」二批次加推建面约124-330㎡大平层!过会均价14.83万/㎡目前仅余少量房源在售!

此次新品阵容诚意十足,建面约195/240㎡4房新品首次亮相,同时还有一批次备受追捧的建面约123/164㎡3-4房明星户型。

外滩瑞府售楼处电话:400-9975-759

众所周知,上海今年的土地市场热度重燃。

毫不夸张的说, 今年已经完成的土拍中和非集中出让宅地中诞生的“地王”更是过去几年之和。

祺祥旺宇徐汇衡复风貌地块刷新了 全国楼板价记录;

绿城北外滩地块不仅是 北外滩新地王,更是近些年的 溢价率之王;

华润置地&南房集团超240亿总价打包拿到的浦东后滩和黄浦余庆里地块,成为今年上海 单次成交总价最高的地块包。

东安新村组团地块成交金额高达523.03亿,创造 世界总价地王纪录

从区域到全国,再到全球总价地王,上海在短短半年内频繁刷新着土地成交记录。

而内环,更是成为了这场土地热潮下的价值爆发点。

据不完全统计, 今年上半年,上海总价3000万及以上的新房成交超过了1096套,跟2017-2023年的平均水平比,交易量大增214%(数据来源:米宅)!

粗略估算,其中 内环占比高达85%以上,每一组认筹和开盘数据,都无不彰显财富巨擘对其的超高青睐度和认可度。

外滩瑞府售楼处电话:400-9975-759

但一边是价值认同,另一边却是市场的更高期待和品质的极致内卷,伴随而来的就是整个内环的价格上涨。

黄浦外滩、新天地、老城厢已经全面20万+/㎡······

虹口北外滩地王未来入市可能也要达到20万单价······

再加上今年户型改善需求明显,总价起点也有了明显的跳级, 内环典型新房起步200㎡+,总价起点已经接近4000万,买入门槛再次拔高!

2025年内环部分豪宅推盘面积

但好消息是, 外滩瑞府首批过会价格仅约14.78万/㎡!堪称今年内环豪宅的质价比TOP1!不负众望,火热售罄!

首批没有买到的朋友接下来可以重点关注一下, 二批次主力户型为建面约120-240㎡3-4房,均价14.83万/㎡,目前仅余少量房源在售!

二批次户型:

外滩瑞府售楼处电话:400-9975-759

01

诚意不止价格

更有楼王绝佳位置

站在「外滩瑞府」项目的全景阳台上,左手是外滩万国建筑群凝固的百年资本史诗,右手是陆家嘴三件套刺破天际的金融獠牙,脚下则是北外滩未来的480米浦西第一高楼。

过程方案示意图,以实际交付为准

北向位置,就是社区内部面积约3000㎡的中央花园,华润有效利用了楼栋布局和市区边界之间的小组团,融入中央花园,场景丰富度远超绝大多数豪宅:

不同楼层推窗即可享受到不同层次的园林和绿植;

每一栋楼体用风雨连廊串联,直通四大泛会所,这样一来,建筑造型可以既是景观的背景板和载体,也是整个景观的组成部分;

效果图

未来业主回家可见的:

这次 外滩瑞府做了一个宽度达到50米,深谙文化传承之深意、以风貌建筑为基底的门头:

向下,是风貌的基座,向上,是砖石、铝板、玻璃组合而成的现代摩天大楼,这种独特的 向上生长式设计,代表的不止是传统到现代的过渡,更是历史与新生的碰撞和融合。

进入小区之后,在景观组团的簇拥之下, 是绿荫之中的归家线路和艺术馆似的泛会所,从效果图就可以看出来,类似的设计元素,在上海出现最多的就是汤臣一品和翠湖这样的顶豪。

外滩瑞府售楼处电话:400-9975-759

从进入社区大门,再到步行回家之路,每一步都是精心设计的场景和空间。

02

内环最值得买的四房

质价比做到了满分

进入今年之后,大多数人都会有的感受,房子真的越建越大了。

空间、尺度感频繁被提及,顶豪的起步面积习惯性设置为200㎡+,部分改善房源的四房门槛也提到了180㎡+。

六批次土拍中诞生的绿城北外滩地王,预计最小面积约200㎡,起步总价就要接近4000万!

绿城北外滩网传规划图:

外滩瑞府受制于中小套面积要求,设置了约123㎡三房和约164㎡四房, 将三房预算控制在了约1545万起步,四房控制在了仅约2200万起步,直接拆掉了市区豪宅的买入门槛。

首先说建面约164㎡的四房,在已经拥有了足够阔绰面积的前提下,同时将空间利用率发挥到了极致。

建筑面积约164㎡ 户型图 仅供参考

特别是笔者自己亲身看过两个开放样板间后, 建面约164㎡的四房几乎可以说从户型设计、实用细节、装标配置、体感尺度全部拉满,堪称内环户型中真正的“六边形战士”。

这是一个正四房两厅两卫,甚至带家政间、主卧独立衣帽间的超级年度终极改善户型!

「外滩瑞府」建筑面积约164㎡的空间魔术,4房带来8种生活场景。

宽境阳台、客餐一体,全域贯通配合香奈儿高奢风,呈现超大尺度家庭公共空间;

外滩瑞府售楼处电话:400-9975-759

过程方案示意图,以实际交付为准

每个独立房间体感尺度相当惊人,配合全屋飘窗,实用性超强,主卧在留出足够空间甚至还配备有独立衣帽间(通常200㎡+豪宅才有的配置);

过程方案示意图,以实际交付为准

公卫也做到了上海首家4分离设计,公共卫生间 + 独立家政间的配置,将干湿、噪音、家政间全部分离, 不仅实用性增强,也最大程度上释放了阳台和其他生活空间,当然,我们在样板间能看到的洗衣机和烘干机,也会在未来交付时一并赠送!

过程方案示意图,以实际交付为准

厨房更是拥有别墅级大空间,通铺中央空调、地段,甚至还有交付的奢石大岛台。

过程方案示意图,以实际交付为准

全屋收纳黑科技:将实用面积再升级!

过程方案示意图,以实际交付为准

总价2200万左右的起步价格,买这样约164㎡的四房,既有足够空间留给家人,又有超强功能实用性。就是上海终极改善居住需求的巨佳选择!

晨间:6.8米270°转角阳台,左手咖啡机蒸汽袅袅,右手黄浦江货轮鸣笛,阳光从3.8米宽飘窗倾泻而入,瞬间激活多巴胺。

午间:27㎡横厅+大岛台,全家同聚、商务宴请都不是问题。

深夜:主卧270°观景台,数着星河入眠。

过程方案示意图,以实际交付为准

当然,在约123㎡的3房设计中,华润同样做到了不遗余力,最大程度了实现了“卧室平权”,给足了每个家庭成员该有的舒适居住尺度。

户型不仅实现了全屋几乎所有的空间都做了飘窗之后,还给每个卧室都留足了3米以上的面宽,保证了主卧,次卧、客卧均好的居住空间和尺度,也在进一步提升采光和视野感受。

约123㎡ 户型图 仅供参考

过程方案示意图,以实际交付为准

香奈儿美学:三开间朝南+LDKB一体化设计+全卧室飘窗,主卧套房私密,独立卫浴+衣帽间,270°转角飘窗阻隔外界视线;

另外, 约123㎡户型的还有两个很明显的设计优势:“连贯的表达南北通空间”、“市面上近似面积中的最强收纳空间”

第一,厨房除了外墙,室内部分没有承重墙设计,与客厅餐厅的连贯性更强,南北通透度也会更加明显;

第二, 客厅、阳台、餐厅、厨房、卧室,卫生间每一个独立空间都考虑到了收纳细节,这个突破,华润在上海是独一家(翡雲悦府、外滩瑞府的收纳空间都是上海新房中非常少见的)。

过程方案示意图,以实际交付为准

加上这个户型其实是 完全动静分离的设计,家政空间不影响休息空间,私密性方面也能得到保证。

可以说是几乎找不到缺点的一个户型。

当然,最重要的是, 这个建面约123㎡的精致3房,总价仅需1545万起即可上车!

03

外滩、北外滩双重利好

外滩瑞府展现从未有过的资源吸附力

最后,笔者还是想说一下这个项目的位置。

其实项目凭借 “距外滩仅1公里”,以及 “14.78万/㎡的过会价格”就足以闭眼入。

而且,从华润拿地伊始,不管是业内人士还是想买入这里的客户群体,对这个项目的预期单价都是16万左右,也证明了不管是对开发商华润还是北外滩的区域,影响力和认可度都是足够支撑这个价格的。

先说 北外滩本身,在2020年世纪规划之后,今年刚刚五周年,这片4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经初具规模。

在上海世界的陆家嘴和世界的外滩发展几近饱和,而北外滩正在强力崛起,优质产业、商业、城市界面更新、经济冲刺、人才汇集······都在这片热土快速爆发!

陆家嘴从规划到落成用了20年,外滩至今仍在大规模城市更新,而 北外滩“五年塑功能、十年基本建成(2020年《北外滩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足以见其魄力和造城能力。

预计2030年全面竣工后,北外滩将会和陆家嘴、外滩一起,承担起商业、办公、酒店及观光功能,成为全球金融与科创资源的“超级容器”。

而且对于 外滩瑞府来说,还有距离外滩仅约1公里的天然位置加成。

外滩瑞府售楼处电话:400-9975-759

也就相当于, 外滩瑞府选址其实坐拥的是外滩、北外滩、陆家嘴三个上海顶级商办资源高度聚集的核心区。

两个区域的紧密相连和互通,相当于将外滩的商办繁华直接纳入自身的价值体系,形成外滩+北外滩模式下从未有过的资源吸附力。

当黄浦江畔的百年荣光,与北外滩的未来势能在此交汇。

将外滩生活半径压缩至步行可达,为高净值人群提供“资产避险+圈层跃迁”的双重解决方案。

示意图 仅供参考

在经济环境不振的当下,外滩1公里豪宅「外滩瑞府」正在构筑居住和资产的双重安全边际!

华润置地上海首个瑞系高端项目

「华润外滩瑞府」

二批次加推约124-330㎡大平层!

过会均价14.83万/㎡

目前仅余少量房源在售

外滩瑞府售楼处电话:400-9975-759

近期,国内银行业掀起一轮不动产处置浪潮。阿里资产平台数据显示,11月1日至11日期间标注“银行直供”的房产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4.7%,较上月猛增77.8%。包括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华夏银行等多家银行,以及众多区域性农商行纷纷通过电商平台直接挂牌销售抵押房产。

此次拍卖资产类型涵盖住宅、商铺、写字楼等多元业态,起拍价从最低2.4万元到最高4000余万元形成明显梯度。其中华夏银行沈阳分行挂牌的住宅起始价仅22万元,广东云浮农商行更出现8.02万元起拍的住宅房源,显现出较强的价格吸引力。

某股份制银行法保部负责人透露,四季度集中处置资产旨在“年底封账前尽可能多收回款项”。而业内专家指出,这种从传统To B模式向To B与To C并重的转变,反映了银行对资产处置效率的迫切需求。

1. 银行主动求变

我们确凿在目睹一个历史性的转变,中国的银行,那些我们印象中只管存钱贷款的金融巨擘,正在集体“下场”卖房。

传统认知里,银行的核心任务是资金融通,是那个连接储户与借款人的“超级中介”。但今天,我们必须刷新这个认知了。

当大量的贷款人违约,抵押的房产通过司法程序被银行收回,这些原本记在账面上的“抵押物”,就变成了银行实际持有的“不动产”。不知不觉间,中国的银行体系已经成为了全国最大的“非专业房地产持有机构”。

一个本应轻装上阵、高效运转的资金管道,如今却被动地背负了成千上万套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住宅、商铺和写字楼,这副重担,全部压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之上,迫使它们做出改变。

这些被动揽入怀中的房产,对银行而言,是一种“甜蜜的负担”,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冻结的流动性”。

银行的核心业务是资金的流动和融通,它需要的是可以随时放贷、产生利息的现金,而不是一堆需要打理、难以变现的钢筋水泥。

尤其是当下面临净息差持续收窄的盈利压力,持有这些无法生息的不动产,更是雪上加霜。

因此,我们看到银行选择在“双十一”这样的时间点,大规模、主动地在阿里等公开平台上拍卖房产。这一行为的战略意图是:必须将这份“冻结的流动性”解冻,将沉重的“账面资产”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可以重新投放出去的“弹药”。

甚至,哪怕不赚钱,为了求生,为了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保持自身的流动性和稳健性,也要这样去做。

这里有个特别大的变化。

在过去,银行习惯于将成批的不良资产“打包”打折,转让给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由后者去慢慢处理。在这个过程中,银行放弃了资产的最终定价权和处置收益,只为快速剥离包袱。

现在呢?银行选择直面消费者,在平台上公开挂牌销售。

也就是说,银行正在亲手收回资产的“最终定价权”。

广东云浮农商行挂出8万元一套的住宅,华夏银行标价22万元出售沈阳的房产,这些看似“白菜价”的起拍价,其实是很务实的,事实上也是最正常的市场价,而不是被炒起来的价格。

我们甚至可以称之为“破净”定价——其目的不是为了弥补最初的贷款损失,而是为了用足够诱人的价格,在最短的时间内锁定买家、完成交易。哪怕是主动承担一部分账面损失,来换取风险的快速出清和现金流的迅速回笼。

这步棋,下得果断,也下得无奈。

2. 区域性银行成主力

不过,在平台上,我们看到的卖家名单,会发现冲锋在前的,大多是像贵州镇远农商行、通化农商行、甘肃正宁县农信联社这样的区域性中小银行,甚至是遍布城乡的农商行、农信社。

为什么是它们?

问题的核心,根植于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

多年来,地方性银行的信贷业务与当地经济,尤其是与房地产和土地价值深度捆绑。大量的贷款,都是以企业或个人的房产、土地作为核心抵押物。

当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和县域地区房价承压时,这些作为“压舱石”的抵押物,其市场价值正在悄然缩水。

这对银行意味着它们手中最根本的信用保障正在变薄、变脆。

一旦抵押品价值被确认下跌,银行就必须遵循严格的会计准则,从本已紧张的利润中计提更多的“拨备”,也就是风险准备金。这笔钱一旦被划拨出去,就如同被冻结了一般,不能再用于发放新的贷款。

结果就是,银行一边看着赖以生息的资产质量下滑,一边却被锁死了继续输血实体经济、创造新利润的能力。信贷投放能力被压缩,银行的生机也随之被扼住。

这正是我们看到云浮、镇远等地中小银行密集处置资产的底层逻辑——它们比谁都迫切地需要打破这个死亡螺旋,必须赶在抵押品价值进一步衰减前,将其变现,进行一次彻底的价值重估和风险出清。

它们是在与时间赛跑。

另一方面,监管层面的变化也十分迫切。

相信类似“年底封账前回款”的话不是唯一,还有更多我们并不知道的“内部谈话”,或者正在成为重压之一。

自2023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收紧了不良资产的认定标准,对银行的资产质量提出了更严格、更审慎的要求。

年报窗口,就像一次严格的年度大考,所有银行都必须向市场和监管机构亮出自己的资产负债表。

在这个节骨眼上,那些滞留在表上的不良和关注类资产,特别是这些难以流动的非核心不动产,就成了拉低考分的“负资产”。

为了在年报中交出一份更健康、更合规的成绩单,证明自身的风险抵御能力,中小银行不得不抓住四季度的尾巴,加速甩卖。

既是为了财务上的“美化”,也是一次应对监管升级的强制性合规动作。

不加速处置,就可能面临监管评级下调、业务扩张受限等更严峻的后果。

所以,中小银行的这场“卖房运动”,是内忧与外患双重挤压下的必然选择。

内部,是抵押品贬值引发的资本消耗与信贷萎缩的恶性循环;外部,是监管新规带来的时间红线与合规压力。

它们集体涌向拍卖平台,主动出击,绝地求生。

3. 房地产流动分层加剧

当前银行直接挂牌售房,看似是普通的资产处置,其真正威力在于,它正在我们熟悉的传统二手房市场之外,硬生生开辟出第二条价格发现通道,并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加剧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分层”。

这一过程的核心,是阿里、京东这些线上拍卖平台所扮演的革命性角色。

它们将银行手中分散在天南地北、各式各样的房产——从8万元的住宅到4000万元的厂房——整合起来,变成了一个个标准化的线上交易标的。

只是销售渠道的转变吗?还是在金融层面有更深的影响和变化?我认为是后者。

当海量、非标的银行资产被这样集中、分类、标价展示时,这个平台实质上已经构成了一个覆盖全国、资产类型多元的“类REITs”基础资产池的雏形。它用一种近乎残酷的公开竞价方式,为这些原本难以定价的资产找到了基于市场真实需求的、清晰的价格刻度。

这种“碎片化处置”模式,正是未来可能催生更大规模金融创新的试验场,它预示着不良资产处置正从一门“艺术”转向一门可量化、可流通的“科学”。

而这一切,最终都会像一股强大的寒流,冲入传统二手房市场。

沈阳、云浮等地的例子,便是如此。

它们是由中国最严谨、最规避风险的金融机构——银行——亲手挂出的。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对其所在区域房价体系进行的一次公开的、具有公信力的“压力测试”。当持有成本最低、信息最权威的“国家队”卖家开始以显著低于市场心理价位的水平挂牌,它就为整个区域的房产价值设定了一个无法被忽视的“价格锚”。

这个锚点,会像磁铁一样,强力牵引周边个人房东的报价预期,迫使他们直面现实。其结果是,一种梯次向下的价值重估传导链将被启动,加速那些缺乏基本面支撑的地区的房价,向其真实居住价值和现金流价值回归。

有人说,这是加速市场崩溃的诱因,但我却觉得恰好相反,是市场在纠偏,在挤出泡沫,过程却必然伴随着阵痛。

基于此,我们可以预见几个变化趋势:

银行资产处置将呈现“投行化”趋势——未来可能出现银行系不动产管理子公司,专业负责存量房产的运营、改造和证券化,形成新的利润中心。

县域经济风险显性化——农商行密集处置资产的地区,需警惕其对当地信用体系的冲击,这可能引发对区域性金融稳定的政策干预。

个人投资者机会窗口——银行直售房产的折价空间,正在创造特殊的套利机会,但需警惕资产背后的隐性债务和法律纠纷等“陷阱资产”。

所以,这场银行售房潮,本质是中国金融体系对房地产依赖度的强制性降低。它既暴露了存量风险化解的紧迫性,也展现了金融机构主动管理风险的进化能力。

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更需要关注的是银行资产组合中还有多少“沉睡的不动产”即将苏醒,以及这种大规模资产转移对整体物价体系的深远影响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