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贸海上原墅看房预约电话:400-9975-759【预约热线】
国贸海上原墅开发商电话☎:400-9975-759✔✔✔【预约☎】
「国贸海上原墅」正在认购中 线上预约享团购优惠
国贸海上原墅楼盘欢迎您
国贸海上原墅营销中心热✅✅ 400-9975-759✅✅
本电话为开发商提供线上售楼电话
国贸海上原墅小区环境|国贸海上原墅户型-房源|国贸海上原墅价格|国贸海上原墅售楼处地址|国贸海上原墅项目地址|国贸海上原墅楼盘详情|国贸海上原墅周边配套|国贸海上原墅交房时间
周边配套:1.交通,500米内地铁站和多个公交站2.商业,300米广场街道齐全3.教育,500米内多所中小幼学校4.医疗,毗邻二甲医院、社区医院,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可满足居民日常医疗需求
项目亮点:精装交付(中央空调+地暖)、十四五政策规划地、配套成熟,出行方便、双水系环绕,多重绿化景观、三大智能家电,马桶洗碗机 全屋壁布
绿化:35%/1.6
车位比:1:1.3
得房率:75%-80%
水电暖:民水民电自采暖
产权年限:70年
有无燃气:是
国贸海上原墅售楼处电话:400-9975-759

为什么国贸海上原墅,能够持续引爆市场?在小编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无可复刻的低密豪宅基因,松江新城少有的 容积率约1.2豪宅。
二是硬核的产品力,独创“新江南学院派”风格,打造高阶会所,对标内环豪宅。

国贸海上原墅示范区实景图
三是双国企品质钜制,深耕松江的两大国企松江交投&国贸地产联手打造,安全指数拉满。
四是抗打的地段价值,坐落于 “上海之根”广富林,承载着上海数千年的历史文脉。
上海文化豪宅
1.2容积率低密墅区
「国贸海上原墅」
正在热销
01
容积率小于1.2地块供应逐年递减
国贸海上原墅三批次加推,只有146套!
过去一年,上海的上中产家庭,最想买的是什么房子?
要是真做个投票,估计榜首的呼声,非“叠墅”或“联排”莫属。
为什么?
因为在市中心越来越密、楼越盖越高的当下,它们几乎成了“容积率焦虑”与“低密情结”的“最大公约数”。
市面上动辄2.5、3.0容积率的项目比比皆是,而叠墅、联排呢?少之又少。——却恰恰踩中了改善家庭对“低密”“独门”的执念,既有面子,也有里子。
只是,可惜得很——想买的人多,能买到的太少。 这一类产品,在上海市场上,几乎是可遇而不可求。
据不完全统计,2022-2024年上海出让的244幅宅地中,容积率1.2以下的地块只有18幅,占比约7%;且供应量还在逐年递减,2022年11幅,2023年4幅,2024年全上海只有3幅。
国贸海上原墅售楼处电话:400-9975-759

如此大环境之下,作为 松江新城板块内少有的容积率约1.2的低密墅区,国贸海上原墅,显得尤为珍贵。
这份珍贵,不止体现在土地形态上,更体现在 它对居住体验的深度打磨。
在户型设计上,国贸海上原墅精准提炼叠墅与联排的优势, 把“住得舒适”与“住得体面”这两件事,做到了恰到好处。
先来看叠墅。
相较市面上很多5-6层的三叠,国贸海上原墅的4层真叠墅舒适度更高:上叠可临风望月,远眺大好美景;下叠能弄花莳草,一方自由天地。
比如,建面约150㎡下叠,布局考究、动静分区。
南北两侧的 园境,未来可根据生活习惯,打造一方四季有景的小天地,捧一杯清茶,与花香为伴。
二层为静谧的休憩空间,2间卧室+2间卫生间的布局, 私密性与便利性兼顾; 主卧还带全景飘窗,视野较好。
此外, 地下室空间灵动、预留采光井,告别阴暗、潮湿,四季光影流转。未来,可以在这里阅卷品茗,待友会客,也可打造儿童游乐场。

建面约150㎡下叠户型图 具体以交付为准
再比如,建面约141㎡上叠。
3层主要是会客生活区, 约270°转角飘窗,美景尽收眼底;客餐厅一体化设计,尽可能减少空间迂回, 保证家庭公共交流空间。
与此同时,北向卧室连接观景阳台,可作为老人房。对于多成员家庭来说, 日常起居功能性得到完成满足。
4层主要是休憩区,保障起居的宁静。 主卧配置独立卫浴,私密性较强; 南北两侧均有可亲近自然的空间,既保障采光,又能揽室外风光。
而且相比市面上其他叠墅产品,国贸海上原墅的上叠是 精装交付,为业主节约了大量的装修成本与时间。

建面约141㎡上叠户型图 具体以交付为准
再来看联排。这类产品,可以实现更多生活可能性。
就拿国贸海上原墅建面约175㎡联排来说。
一楼空间主要是家庭公区,平时在这里 聚餐一家人其乐融融丝毫不会拥挤; 户外空间可作为品茗区,休息时一家人可以在在这喝茶养花,感知生活的美妙。
二、三楼的休憩区,空间较为灵活。 另外,整个户型还 预留了多处观景阳台, 夏日夜晚坐在这乘凉,看着沉睡的城市,又是另一番美好。
看完这个户型,你会觉得它的功能已经远远超过170㎡的范围。
国贸海上原墅售楼处电话:400-9975-759

建面约175㎡联排户型图 具体以交付为准
此外,考虑到更多改善购房需求,项目三批次加推还有洋房户型,可以说是做到了 全方位满足居住需求。
就拿建面约145㎡洋房来说。
客厅、餐厅、厨房、阳台四大功能区连成一片。如果家里需要举办生日聚会,这个没有犄角旮旯的区域,刚好满足需求。
主卧不仅带有 大尺度的飘窗、独立卫浴间,私密性十足,还 预留了步入式衣帽间。
同时,这还是一个 会长大的四房。新婚燕尔,北面次卧可改造为兼具工作、阅读功能的书房,又或是影音室;有宝宝了,次卧可变身为BB房。

建面约145㎡洋房户型图 具体以交付为准
不夸张地说,任意挑出一个国贸海上原墅的户型,都是 空间感十足。
更为难得的是,它不仅控制住了整体面积段,更在细节上,把每一寸空间都用到了“恰到好处”。
这样的设计,挑不出明显短板,反倒让人感叹:原来,改善型住宅也能如此克制而锋利,精准而高级。
02
双国企联手 创新打磨产品力
全新“新江南学院派”建筑风格+高阶会所!
一个稳健强大的房企,在楼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购房者来说,可以规避买房的大部分风险。
国贸海上原墅由深耕松江的 两大国企松江交投&国贸地产联合打造,购房者更加放心。
松江交投,松江本土深耕的国企,从松江枢纽站、有轨电车延伸段、到开发城市大型地产项目,始终 与城市发展浪潮同频。
国贸地产是世界500强企业国贸控股集团核心成员企业,深耕松江10余年,成功打造国贸海屿佘山、国贸梧桐原、国贸余山原墅等 10个标杆作品。
国贸海上原墅售楼处电话:400-9975-759

说几处细节,大家感受下国贸海上原墅的产品力。
1)全新的“新江南学院派”建筑风格
在立面设计上,项目 汲取广富林文化精髓再造东方屋宇。错落有致的楼栋、搭配香槟金的屋檐,构筑成独特的城市封面。
成本更是不惜拔高, 铝板、石材的昂贵材质,将国贸海上原墅特有的豪宅气质体现得酣畅淋漓。
寥寥几笔勾勒出的建筑线条,既传承文化,又兼顾到现代人居的审美。

国贸海上原墅示范区实景图
房屋具体交付信息以开发商合同约定为准
2)园林景观:一步一景,营造沉浸式归家体验
景观,不是砸成本就能做好,最难的在于怎么做出高级感。毕竟再多的珍稀植物,只一味注重繁、密,也会显得杂乱无章。
国贸海上原墅以 “富林风华,十景多花园”为理念, 移步换景、层层递进, 不同主题的院落就在业主面前徐徐展开。

国贸海上原墅示范区实景图
随处点缀的 朴树、乌桕、香橼,和精致的 水景景观,沿景观轴依次铺开,每条回家的路,都是一场穿越风景的迷你旅行。

国贸海上原墅示范区实景图
同时,项目景观还融入 "山、水、茶、酒、舟、市" 等江南文化符号,在有限的空间里刻画江南美景。
穿行在小区内, 每块砖、每盏灯、每棵树、每株草,都在精心打磨之下成为美好生活的注脚。

国贸海上原墅示范区实景图
房屋具体交付信息以开发商合同约定为准
3)高阶生活会所,注重实用性
许多楼盘之所以产品力不足,归根结底,是对市场的误判,对客群的理解太浅。
而这一次,国贸海上原墅选择了反其道而行—— 真正把目光,落在“人”身上。
不是闭门造屋,而是站在业主的角度,以足够的尊重,兑现生活的进阶感。

国贸海上原墅示范区实景图
一座大手笔打造的高阶会所应运而生——它 不止是配套,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显性表达”。
泳池、私宴厅、下沉庭院…每一处功能空间,都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实用与品位的融合设计。
不张扬,却处处到位,恰如真正高阶生活该有的模样。

国贸海上原墅示范区实景图
真正的豪宅,从不止步于参数堆叠。处处细节,皆是国贸海上原墅的诚意所在。
别人还在卷产品力,它已稳稳扎下根基;而当大多数项目止步于“改善”,它却已跃升到“生活方式”的高度。
既能立住身段,又能拔高想象——这,才是国贸海上原墅的底气。
03
天赋资源
地段难以复制,千年文脉的当代表达
不难发现,国贸海上原墅已经从许多被忽视的角度出发,一步步,将产品力打磨得几乎无懈可击。
但它并不止步于“好产品”的单一赛道,它要做的,是在产品之外, 塑造属于豪宅的“深层气质”。
真正具备豪宅基因的项目,大多都雄踞在城市稀贵之地, 与城市的发展方向、文化脉络同频共振。
而国贸·海上原墅择址之处, 正是上海历史文化的重要源头——松江广富林。历史文化的厚度,自然资源的珍贵,让这块土地本身,就具备了豪宅的气场与格局。
国贸海上原墅售楼处电话:400-9975-759
1)广富林之上,文脉之根
广富林被誉为 “上海之根”,不仅是考古意义上的起点,更是城市精神的原乡。
从广富林文化遗址到松江博物馆群、从广富林郊野公园到辰山植物园,这一片土地承载着数千年江南文化的积淀,也见证着上海城市文明的生长脉络。
国贸海上原墅, 正位于这条文化轴线之上,于深厚历史中延展当代生活想象。

图源网络
2)千年松江,江南意境
这里有先天优越的生态环境, 西侧一路之隔就是广富林文化遗址、广富林郊野公园,北望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周边还有辰山植物园、月湖雕塑公园。
在国贸海上原墅, 一半生活一半公园,江南园林的诗意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

图源网络
3)G60科创走廊,拉动区域发展新格局
国贸海上原墅邻近G60科创走廊,作为国内第一条科创走廊,它汇聚了 松江约90%的工业产值,约4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此扎根发展,形成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 “6+X” 战略性产业集群。(来源:上海松江)

图源网络
大量高新产业的导入,将来带巨大的人才虹吸效应;同时,华东政法、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等众多高校聚集的松江大学城,也将源源不断提供新鲜血液,使得 松江新城迈入长期价值时代。

图源网络
4)三大中心交汇,配套醇熟
除了生态、产业资源,地处文脉中心广富林、文化中心大学城、商业中心印象城的交汇之处的国贸海上原墅,周边生活配套同样醇熟。

区位示意图
交通上,项目东侧设有 松江T2有轨电车广富林路站,约2站既可到达9号线松江大学城站,快速到达七宝、漕河泾、徐家汇等知名商圈;未来,还可在七宝换乘机场联络线和嘉闵线(在建)。
同时,项目坐拥 广富林主干道-人民北路及沪昆高速、沪俞高速等多重立体交通,自驾出行非常便捷。
商业上,周边有 松江印象城、万达广场等约60万方综合性商业集群(数据来源:上海松江),项目南侧还规划一处商业用地,建筑面积大约为2.75万平方米。(来源:《广富林文明居住白皮书》)

项目南侧商业用地实景图,仅供参考
医疗方面,项目附近有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养志康复医院。
此外, 板块内教育资源环伺。周边有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松江云间中学、上海实验学校松江新城分校(规划中)、华东政法附属学校、上师大附属学校、东华大学附属学校等。(注:项目对口学校最终以教育部门划分为准。)

华政附属实验学校实景图
写在最后:
上海容积率1.2以下地块逐渐消失,此次国贸海上原墅加推, 不仅是产品加推,更是一次逆城市化的历史性占位。
它不是简单的改善,而是在土地日渐昂贵、密度不断抬高的时代里,为少数人争取到的 “一步到位”的墅居资格。
在松江,能一次性解决改善痛点的机会不多,而这一次,请别错过。
上海文化豪宅
1.2容积率低密墅区
「国贸海上原墅」
火热销售中
国贸海上原墅售楼处电话:400-9975-759

近期,国内银行业掀起一轮不动产处置浪潮。阿里资产平台数据显示,11月1日至11日期间标注“银行直供”的房产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4.7%,较上月猛增77.8%。包括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华夏银行等多家银行,以及众多区域性农商行纷纷通过电商平台直接挂牌销售抵押房产。
此次拍卖资产类型涵盖住宅、商铺、写字楼等多元业态,起拍价从最低2.4万元到最高4000余万元形成明显梯度。其中华夏银行沈阳分行挂牌的住宅起始价仅22万元,广东云浮农商行更出现8.02万元起拍的住宅房源,显现出较强的价格吸引力。
某股份制银行法保部负责人透露,四季度集中处置资产旨在“年底封账前尽可能多收回款项”。而业内专家指出,这种从传统To B模式向To B与To C并重的转变,反映了银行对资产处置效率的迫切需求。
1. 银行主动求变
我们确凿在目睹一个历史性的转变,中国的银行,那些我们印象中只管存钱贷款的金融巨擘,正在集体“下场”卖房。
传统认知里,银行的核心任务是资金融通,是那个连接储户与借款人的“超级中介”。但今天,我们必须刷新这个认知了。
当大量的贷款人违约,抵押的房产通过司法程序被银行收回,这些原本记在账面上的“抵押物”,就变成了银行实际持有的“不动产”。不知不觉间,中国的银行体系已经成为了全国最大的“非专业房地产持有机构”。
一个本应轻装上阵、高效运转的资金管道,如今却被动地背负了成千上万套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住宅、商铺和写字楼,这副重担,全部压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之上,迫使它们做出改变。
这些被动揽入怀中的房产,对银行而言,是一种“甜蜜的负担”,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冻结的流动性”。
银行的核心业务是资金的流动和融通,它需要的是可以随时放贷、产生利息的现金,而不是一堆需要打理、难以变现的钢筋水泥。
尤其是当下面临净息差持续收窄的盈利压力,持有这些无法生息的不动产,更是雪上加霜。
因此,我们看到银行选择在“双十一”这样的时间点,大规模、主动地在阿里等公开平台上拍卖房产。这一行为的战略意图是:必须将这份“冻结的流动性”解冻,将沉重的“账面资产”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可以重新投放出去的“弹药”。
甚至,哪怕不赚钱,为了求生,为了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保持自身的流动性和稳健性,也要这样去做。
这里有个特别大的变化。
在过去,银行习惯于将成批的不良资产“打包”打折,转让给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由后者去慢慢处理。在这个过程中,银行放弃了资产的最终定价权和处置收益,只为快速剥离包袱。
现在呢?银行选择直面消费者,在平台上公开挂牌销售。
也就是说,银行正在亲手收回资产的“最终定价权”。
广东云浮农商行挂出8万元一套的住宅,华夏银行标价22万元出售沈阳的房产,这些看似“白菜价”的起拍价,其实是很务实的,事实上也是最正常的市场价,而不是被炒起来的价格。
我们甚至可以称之为“破净”定价——其目的不是为了弥补最初的贷款损失,而是为了用足够诱人的价格,在最短的时间内锁定买家、完成交易。哪怕是主动承担一部分账面损失,来换取风险的快速出清和现金流的迅速回笼。
这步棋,下得果断,也下得无奈。
2. 区域性银行成主力
不过,在平台上,我们看到的卖家名单,会发现冲锋在前的,大多是像贵州镇远农商行、通化农商行、甘肃正宁县农信联社这样的区域性中小银行,甚至是遍布城乡的农商行、农信社。
为什么是它们?
问题的核心,根植于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
多年来,地方性银行的信贷业务与当地经济,尤其是与房地产和土地价值深度捆绑。大量的贷款,都是以企业或个人的房产、土地作为核心抵押物。
当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和县域地区房价承压时,这些作为“压舱石”的抵押物,其市场价值正在悄然缩水。
这对银行意味着它们手中最根本的信用保障正在变薄、变脆。
一旦抵押品价值被确认下跌,银行就必须遵循严格的会计准则,从本已紧张的利润中计提更多的“拨备”,也就是风险准备金。这笔钱一旦被划拨出去,就如同被冻结了一般,不能再用于发放新的贷款。
结果就是,银行一边看着赖以生息的资产质量下滑,一边却被锁死了继续输血实体经济、创造新利润的能力。信贷投放能力被压缩,银行的生机也随之被扼住。
这正是我们看到云浮、镇远等地中小银行密集处置资产的底层逻辑——它们比谁都迫切地需要打破这个死亡螺旋,必须赶在抵押品价值进一步衰减前,将其变现,进行一次彻底的价值重估和风险出清。
它们是在与时间赛跑。
另一方面,监管层面的变化也十分迫切。
相信类似“年底封账前回款”的话不是唯一,还有更多我们并不知道的“内部谈话”,或者正在成为重压之一。
自2023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收紧了不良资产的认定标准,对银行的资产质量提出了更严格、更审慎的要求。
年报窗口,就像一次严格的年度大考,所有银行都必须向市场和监管机构亮出自己的资产负债表。
在这个节骨眼上,那些滞留在表上的不良和关注类资产,特别是这些难以流动的非核心不动产,就成了拉低考分的“负资产”。
为了在年报中交出一份更健康、更合规的成绩单,证明自身的风险抵御能力,中小银行不得不抓住四季度的尾巴,加速甩卖。
既是为了财务上的“美化”,也是一次应对监管升级的强制性合规动作。
不加速处置,就可能面临监管评级下调、业务扩张受限等更严峻的后果。
所以,中小银行的这场“卖房运动”,是内忧与外患双重挤压下的必然选择。
内部,是抵押品贬值引发的资本消耗与信贷萎缩的恶性循环;外部,是监管新规带来的时间红线与合规压力。
它们集体涌向拍卖平台,主动出击,绝地求生。
3. 房地产流动分层加剧
当前银行直接挂牌售房,看似是普通的资产处置,其真正威力在于,它正在我们熟悉的传统二手房市场之外,硬生生开辟出第二条价格发现通道,并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加剧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分层”。
这一过程的核心,是阿里、京东这些线上拍卖平台所扮演的革命性角色。
它们将银行手中分散在天南地北、各式各样的房产——从8万元的住宅到4000万元的厂房——整合起来,变成了一个个标准化的线上交易标的。
只是销售渠道的转变吗?还是在金融层面有更深的影响和变化?我认为是后者。
当海量、非标的银行资产被这样集中、分类、标价展示时,这个平台实质上已经构成了一个覆盖全国、资产类型多元的“类REITs”基础资产池的雏形。它用一种近乎残酷的公开竞价方式,为这些原本难以定价的资产找到了基于市场真实需求的、清晰的价格刻度。
这种“碎片化处置”模式,正是未来可能催生更大规模金融创新的试验场,它预示着不良资产处置正从一门“艺术”转向一门可量化、可流通的“科学”。
而这一切,最终都会像一股强大的寒流,冲入传统二手房市场。
沈阳、云浮等地的例子,便是如此。
它们是由中国最严谨、最规避风险的金融机构——银行——亲手挂出的。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对其所在区域房价体系进行的一次公开的、具有公信力的“压力测试”。当持有成本最低、信息最权威的“国家队”卖家开始以显著低于市场心理价位的水平挂牌,它就为整个区域的房产价值设定了一个无法被忽视的“价格锚”。
这个锚点,会像磁铁一样,强力牵引周边个人房东的报价预期,迫使他们直面现实。其结果是,一种梯次向下的价值重估传导链将被启动,加速那些缺乏基本面支撑的地区的房价,向其真实居住价值和现金流价值回归。
有人说,这是加速市场崩溃的诱因,但我却觉得恰好相反,是市场在纠偏,在挤出泡沫,过程却必然伴随着阵痛。
基于此,我们可以预见几个变化趋势:
银行资产处置将呈现“投行化”趋势——未来可能出现银行系不动产管理子公司,专业负责存量房产的运营、改造和证券化,形成新的利润中心。
县域经济风险显性化——农商行密集处置资产的地区,需警惕其对当地信用体系的冲击,这可能引发对区域性金融稳定的政策干预。
个人投资者机会窗口——银行直售房产的折价空间,正在创造特殊的套利机会,但需警惕资产背后的隐性债务和法律纠纷等“陷阱资产”。
所以,这场银行售房潮,本质是中国金融体系对房地产依赖度的强制性降低。它既暴露了存量风险化解的紧迫性,也展现了金融机构主动管理风险的进化能力。
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更需要关注的是银行资产组合中还有多少“沉睡的不动产”即将苏醒,以及这种大规模资产转移对整体物价体系的深远影响